石家庄奥数网
石家庄

2022年大事记

奥数石家庄站 > 小升初 > 经验交流 > 正文

有形的绿领巾好去 无形的观念难消

来源:中国教育网      2011-11-11 10:03:08

  让“差生”佩戴绿领巾,此事已被相关部门叫停。漫天云雾一朝而散,似无再说的必要。然而,是这样吗?别高兴太早。

  有形的领巾好去,无形的观念难消。人们头脑中的绿领巾思维,可能还挺顽固,一时半会消除不了,甚至不时还会冒一下头:让“差生”脱裤子跑圈、罚“差生”的钱给成绩好的学生之类,不过是同一思维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

  许多专家指出,这与部分教师的心理状况、生活压力有关,与教育体系的某种欠缺有关。这切中要害,但是,换个角度看,绿领巾思维的顽强存在,背后可能还存在一种复杂原因:在一些教育者的头脑中,正常的奖罚和过头的、甚至暴力化的奖罚边界模糊,纠缠不清。这些冷暴力管理,往往是必要的管教多走了一步。

  教育是一种对人的向上牵引,是对人的自然状态的某种改变甚至修正。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养成、品性的磨砺、审美的积淀,从一张白纸到美丽图案,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这过程离不开内在的意志力控制和外在的管理约束。管孩子,本没错;而奖惩是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谁也不会觉得好的教育就是“大放羊”。

  放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管理的必要性就更加凸显。通过升学,实现人在社会层级间的流动,即所谓“知识改变命运”。高考制度虽然需要改革,但它毕竟是一种大范围内保持公平的向上通道。这通道的选拔性质决定了,除极少数天赋异秉的孩子外,下苦功是离不了的,督促和约束也是离不开的,不能把管理简单定义为应试教育的手段。

  但是,约束和伤害是两码事,挫折教育和侮辱教育是两码事。在不少教育者心目中,却看不到两者的区别。表面上接受批评,私下里嘟囔:“娃不管还行!”——把两类事混成一类事,以管理的正当性来为冷暴力甚至暴力辩护,这就是绿领巾事件不时出现的深层土壤。

  古有明训:揠苗不能助长。并不是有好的愿望就能有收获。专家指出,在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现实下,面对升学压力,许多老师、家长患有教育强迫症或者教育焦虑症,愿望过于迫切;而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常干一些违反教育规律的傻事。比如,相信猛药能治病,一味加大“剂量”,不断加码,不顾忌孩子身心健康的极限,以成才为期许,以伤害而告终。

  教育的最终目标,应是培育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别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需要解下头脑中的绿领巾。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热门中学

试题资料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石家庄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本地教育

本地教育资讯 | 择校指南 | 经验总结

面试指导 | 简历制作 | 衔接问题

分班考试 | 考试真题 | 学区房

热门资料

练习题 | 学习资料

真题资料 | 教育新闻

重点中学

石家庄四十三中 | 石家庄四十一中

石家庄第四十中 | 石家庄第二中学

石家庄二十八中 | 石家庄四十二中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知识点

单元测试 | 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