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奥数网
石家庄

2022年大事记

奥数石家庄站 > 小升初 > 经验交流 > 正文

专家观点:做家务赚钱不可取

来源:石家庄奥数网   作者:家长帮   2016-03-01 13:15:38

  网络上很多文章都鼓吹让孩子通过帮助家里做家务赚钱,洗碗5毛、扫地5毛、洗衣服1块……目的是让孩子意识到金钱来之不易,金钱需要通过劳动和 努力获取,并且让孩子懂得珍惜金钱。这在西方被称为“有偿生活机制”,有不少专家质疑这种教育方式不适合中国的家庭,相反还给孩子带来诸多不良习惯。

  1、做家务就给钱,可能会让孩子变得唯利是图

   当孩子们习惯了做家务赚钱后,父母就会很难让孩子免费为家里干活,当然也存在少数无所谓的孩子,但大多数孩子却是每当父母叫自己做事情时,都会下意识地 在心里形成条件反射——干这活儿多少钱?甚至他们会把这种习惯带到校园和社会,义务劳动和助人为乐也成为奢谈。有家庭可能会说,我给孩子规定哪些家务是可 以赚钱,哪些家务是义务的,但实际上操作起来连大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区分,甚至会进入某些误区,给爸妈洗袜子该给孩子算钱还是分内事?如果算钱,自私的孩子 就是这么来的。唯利是图不能说是多糟糕的习惯,但如果某天你在厕所遇见一朋友让其帮忙借一包纸巾却要收费5元,想象一下你是什么的感觉?

  2、有付出必须有回报的坏习惯

   做家务就要有钱,家务跟金钱已经被孩子划上了等号,否则带给他们的将是失望和怠慢。这种坏习惯上升到精神层面会挫败孩子的积极性,比如让孩子学习英语, 当孩子背了10个单词他们希望自己能读懂某篇文章,当结果不理想时,孩子就会质疑方法的不对而不是反省自己是否够努力,相比起其他孩子,他们更容易放弃而 追逐所谓的“捷径”而不是踏实地慢慢积累知识。

  3、用金钱驱动孩子做家务犹如打“抗生素”

   一开始有效,慢慢地作用减弱,最终变无药可医。犹如一个成人领取工资,一开始觉得工资不错,到慢慢地就会觉得工资跟自己的付出不匹配,总是希望老板能提 薪。心理学上有个外在激励机制,任何物质刺激的效用都有渐渐减弱的特性,所以会出现孩子会跟大人讨价还价,同样的劳动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金钱才能驱动他们 行动,如果减少金钱的驱动甚至没有,后果可想而知。

  为什么中国让孩子做家务赚钱是断章取义?

   “有偿生活机制”最初来自犹太家庭,他们在鼓励孩子做家务赚钱的同时,还会让孩子到社区找活儿,另外家庭对孩子提供的食物和照顾也采取了收费制,父母照 顾孩子的义务消失了,家庭成为一个小交易市场,所有活动都跟金钱挂钩,所以才得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到他们真正进入社会已经得心应手,所以世界上的很多 富豪都来自犹太家庭。

  而这种理论到了中国家庭,中国父母只搬取了前半部分,让孩子干家务赚钱,后半部分直接忽略。为什么呢?假设一个 中国家庭给孩子吃饭、照顾生病的孩子,父母都需要收费,孩子还要赚钱给家庭买菜买生活用品,中国的老人就会吵翻天,还会在暴怒之余给孩子塞钱,“拿去吧, 你爸妈不配当父母!”甚至还会跟父母抬杠——“你不养我们养!”这如何实施下去?任何一种教育都需要体系的实施才能达到效果,断章取义的教育把孩子活脱脱 变成了“四不像”,这也是不少教育专家质疑这种教育方式不适合中国的家庭的原因。

  如果真想让孩子得知金钱不易,建议还是让孩子进入到社会。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有句名言,大概意思是,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重视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但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往往容易不管浪费也不管 效果而马虎了事。父母让孩子做家务赚钱就是最后一种,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如果真想让孩子得知金钱来之不易,建议还是让孩子进入到社会中。

  较小的孩子可以在大人的帮助下,通过售卖家里的旧玩具、尝试摆地摊,较大的孩子可以到商店或公司做兼职等。最后还要引导孩子到市场上消费,比如让孩子赚到的钱负责支付自己的零食、玩具,还可以鼓励孩子独立购物、尝试独自讨价还价和付账,让孩子认识到金钱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已经实施家务赚钱,该怎么办?

   覆水难收,孩子已经习惯了洗碗=5毛,当哪天洗碗=0毛,如果没有其他条件交换,你说孩子还会做吗?即使孩子在父母的强迫之下勉强应付,做出的也是马虎 的活儿。但是可以将金钱交易改为记分制,积累够了多少分,就可以奖励一次旅游或购买某个玩具等,到渐渐地变成了更长远的奖励。但是这样的诱惑远比没有孩子 发自内心的爱劳动来得更有意义。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热门中学

试题资料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石家庄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本地教育

本地教育资讯 | 择校指南 | 经验总结

面试指导 | 简历制作 | 衔接问题

分班考试 | 考试真题 | 学区房

热门资料

练习题 | 学习资料

真题资料 | 教育新闻

重点中学

石家庄四十三中 | 石家庄四十一中

石家庄第四十中 | 石家庄第二中学

石家庄二十八中 | 石家庄四十二中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知识点

单元测试 | 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